11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湖北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决定于12月2日召开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内容包括审议新一轮增资扩股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银行年内已完成一轮增资扩股,向湖北省财政厅定向增发7.62亿股股份。与此同时,该行也同步启动了谋求A股IPO的步伐。

从上述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湖北银行对提高自身资本充足水平有强烈的意愿。对此,该行在此前的定增申报稿中表示,根据审慎测算,预计未来2-3年,仅通过利润留存,难以满足业务发展产生的资本需要,需尽快通过外源性渠道补充资本,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湖北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25%、11.29%,分别较年初提升1.14个百分点和0.28个百分点;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0.89%。

事实上,湖北银行对“补血”的热情恰恰是现阶段中小银行的缩影。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为补充资本金,冲刺IPO、发债、定增、配股可谓轮番上阵。

银行年内“花式补血”

证监会披露显示,11月以来,已有山东荣成农商银行、广西罗城农商银行、广西东兴农商银行和湖南邵阳农商银行4家中小银行陆续发布定增计划,同时搭售一定的不良资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家银行在其定增方案中均表示,发行对象在认购股份的同时需要认购一定的不良资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家中小银行提交了各自的定增方案,其中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远低于监管红线。比如,截至今年9月末,邵阳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为仅为8.87%和7.74%。

需要指出的是,计划定增的40多家中小银行中,有超过半数的银行要求发行对象认购其不良资产。可见,通过定增搭售不良已成为中小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一种普遍选择。

此外,作为补充资本的重要手段,年内银行机构也密集发行包括永续债、二级资本债、金融债、小微企业专项债等各类债券“补血”。有市场机构统计,今年前十个月,我国银行发行各类债券总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

此外,部分银行也选择通过配股募资补充资本。11月18日,宁波银行(38.760, 0.64, 1.68%)发布配股说明书显示,该行将按照每10股配售1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6.01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0亿元(含12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宁波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自去年底江苏银行(6.180, 0.06, 0.98%)启动配股募资以来,青岛银行(4.790, 0.12, 2.57%)、宁波银行、浙商银行(3.440, 0.02, 0.58%)已先后采用此方式“补血”。

“补血”热潮仍将继续

在各家银行的持续“努力”下,行业整体的资本充足水平确实有所提升。

11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7%,较上季末上升0.1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2%,较上季末上升0.2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80%,较上季末上升0.32个百分点。

但具体到银行个体,情况却有所不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在41家上市银行中,25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减少,11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徘徊在8%,逼近监管红线。其中,成都银行(11.660, 0.23, 2.01%)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为8.34%,离警戒值仅0.34个百分点。

而非上市银行中,更有6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8%。其中,榆次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负数,仅-3.11%;辽东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1.21%,远远低于监管红线。

显然,中小银行资本状况远没有行业整体数据显示得那么乐观。此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银行(7.250, 0.04, 0.55%)计划财务部张吉光表示,在当前国内发展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格局的背景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问题不仅这一微观群体自身的问题,也成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民生银行(3.920, 0.03, 0.77%)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中小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但目前来看,“中小银行依然面临着资本补充的压力,下一阶段还应该进一步丰富资本补充的渠道”。

同样,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近年来我国在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面采取了较多的支持政策,取得一定效果。但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工具仍然较少,资本补充压力仍然较大。

近日,中银协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银行(3.060, 0.00, 0.00%)业发展报告》指出,下半年商业银行将持续优化资本管理与补充方式,根据监管导向优化资本计量,加大资本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新模式支持原股东配股,吸引机构投资者加大投资力度,拓宽外生资本补充渠道。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加快建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一方面,银行需要内外源相结合进行资本补充。“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依靠提升盈利能力,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并适当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外源性资本补充则要根据市场情况统筹运用境内外各类资本工具适当补充,比如适时通过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补充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