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加速“破圈”活力——从消费主引擎看中国经济后劲
新华社记者邹、王、戴晓鹤
夜幕降临,“芙蓉园”的风景,“九眼桥”的潮,还有“音乐广场”的优雅,都有着独特的魅力。2021中国城市夜经济与消费升级大会16日在成都落下帷幕,期间有50多位嘉宾参与了夜游。他们感叹天府之国的魅力,称赞生机勃勃的夜间经济。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新点燃的夜经济成为消费复苏的缩影。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良好复苏,消费市场也持续回暖: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比2019年同期高9%,两年平均增速为4.4%。
“消费的拉动作用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说。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开启,消费引擎如何支撑中国经济稳定且影响深远?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今年以来,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逐季改善,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
6月27日,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川航3U8001航班乘客陆续登机。新华社记者达蒙摄
特别是二季度,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在“五一”、端午节假期消费反弹等因素推动下,消费需求稳步释放。餐馆、游客等。之前恢复缓慢的,也加速了他们的恢复。
数据显示,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8.6%,餐饮消费规模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66.4%,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为76.2%。其中,第二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9.5%,民航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0%。
在数据显著提升的同时,消费也在扩容升级,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破圈”,积极助推消费活力。
——消费市场更加细分,新国潮不断“盘旋”。
新品牌集体迸发!今年的“天猫618”成绩单发出了“意想不到”的信号。在与“前辈”的竞争中,459个“草根”品牌“反击”并登顶子行业冠军。
从智能猫砂盆到宠物口腔清洁,从大码女装到大文胸,从“肥宅快乐水”到“豚豚豚豚豚豚”小甜酒.新品牌的亮眼战绩不仅吸引了8亿消费者对“购物车”投下信任票,更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潜力股”。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广健介绍,在疫情的刺激下,升级消费不断扩大,“破壁”“出圈”“变豹”等一系列创新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消费模式日新月异,新场景铺天盖地。
只有意料之外,没有不可能。旅游企业跨境电商、银行App跨境直播、加油站跨境蔬菜销售.受疫情影响,许多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未来还会有这样一个你停不下来的超市:你只需要扫描进店,拿走的时候不需要结账,出店的时候手机会自动扣钱。这就是不久前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的智能商店。
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带来精准、便捷、快捷的智能生活。直播让你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买买买”。AR、VR、高清巨幕、球幕等技术的融合,打造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不断“刷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商业模式的“宠儿”,是主要应用所针对的“toons”;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愿意为新消费买单。他们是中国的“Z世代”(生于1995年至2009年)。
5月11日,游客在常州江南环球港体验卡丁车。新华社记者李博社
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后,他们从没有收入变成了稳定收入。他们正在取代千禧一代(出生于1984年至1995年)成为新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生活在更好的环境中,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他们对商品的追求更有维度,更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主观体验。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认为,“90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目前,中国主要消费群体持续年轻化,正在向“90后”“00后”转移。
在逐渐熟悉线上消费模式后,消费能力开始显现的“50后”(50-70岁人群)和“新老人群”与“小镇青年”“精致妈妈”“新白领”“城市蓝领”等新“新中产”叠加,庞大而众多的消费群体充分展现了中国市场的魅力。
一方面要肯定稳加固、稳改善的“中期”成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到,面对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消费领域正在逐步复苏,但仍面临压力。
ft”> 4月19日,消费者在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购物。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消费升级态势没有改变。
要让消费引擎释放更多后劲,尤其需要激活国内消费大市场,强化市场秩序监管,打通消费领域的堵点痛点,让消费“跑”起来,从而为经济稳步复苏注入更多新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当前要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当务之急。预计下半年,在疫情继续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消费增长的势头将进一步持续。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